【楼诚】夜雨十年灯110by阿雁


我是不是可以把这几天的人气低迷认为是你们对阿诚哥不出场的抗议😂以及久未出场的少校同志开启保尔支线剧情回忆杀
P.S.发现正好强行扣了@楼诚深夜60分 的关键词【晚安】,占个tag吧(°ο°)
≡≡≡≡≡≡≡≡≡≡≡≡≡≡≡≡≡≡≡≡
110.
“那么下次有机会再见吧。”伊莲图雅收起了速记本与金笔,看了看眼前这张算是十分熟悉的面孔,“明副总,再见。”她又认真地重复了一次道别,然后转身离开了会场。
阿诚目送着这个勉强算是故友“未亡人”的女子渐行渐远,伫立无言。日本投降已近两年,而立高达也亦故去了近两年。虽只有两年,伊莲图雅却已不再年轻了,并不是她的容貌发生了怎样大的改变。虽然已是二十七八岁年纪,但不得不说这位前伪满洲国官员的千金保养是十分得当的,有时甚至能依稀看出少女时期的风采,可是阿诚依然感到她不再年轻了。曾经松松垮垮编起来垂在肩上的卷发已经中规中矩地盘在脑后,苏联风情的衬衫长裙也换成了样式平常的连衣裙,就连以前那支镏金镶钻的派克笔也成了朴拙笨重的普通金笔。阿诚知道伊莲图雅是故意叫自己看起来平平无奇,好能够随时淹没在人群里不被看到。事实上抗战胜利以来,哪个与汉奸扯上关系的人不是这样呢?即便是那些真的汉奸,也要千方百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忍辱负重潜伏敌营的悲剧英雄,何况这样一个只是被家世所累的无辜女人呢。
无辜吗?确然,她做过几年伪政权官方报纸的记者,可她并没有戕害过自己的同胞。然而群众的愤怒往往是不敢向着真正的凶手渲泄的,这样无害而无力自保却又偏偏和凶手又一点点牵连的人,最是容易变作众矢所向。阿诚听刘亚楼讲过基辅居民于纳粹战败后,在广场上活活烧死被迫委身于德国军官的乌克兰妇女的事。伊莲图雅终归有她哥哥的庇护,其所经历的或许不至于这样残酷,然而两年前,当她孤身一人在上海走投无路,甚至一个乡下来的老妈子就可以把她拦在明公馆的大门外时,她的历练便已开始。如今在旅大意外重逢,若要阿诚说伊莲图雅到底哪里变了,那么他会回答,当年那个仅仅因为未婚夫意外身亡就大病数月的娇小姐,现在已变成了可以独自活下去的人。
伊莲图雅对于自己的采访对象是阿诚似乎并没怎么惊讶,她是早从莫日格尔口中得知这位沪上故人的身份了呢,还是她已习惯了突如其来的光怪陆离了呢?阿诚其实很想与她聊一聊,聊立高达也,聊莫日格尔,聊上海或是旅大,他知道伊莲图雅也是这么想,但二人都不知怎么开口才最为恰当。所以采访结束,只有短暂的沉默,然后道别。
“年轻人,”一人用俄语说道,“1926年大雪封堵了基辅,为了保证城市供暖我带着共青团员突击队去修一条紧急支线…”声音停住,似乎是这声音的主人陷入了回忆。
阿诚被这声音从沉思中唤醒,回头一看,笑道:“少校同志,您也来参加新建公司的落成典礼吗?”原来说话的人正是阿诚初到旅顺就遇到过的治安营长安德烈·安得里耶维奇·乌里扬诺夫少校。二人在之前的工作中已再见过面,而对于阿诚之前隐瞒了身份一事,少校也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哦,小伙子,你确实是个生意人,但不是个普通的生意人”。
眼下少校抛开回忆,打趣道:“怎么,你是对我这个一路战火里打滚儿出来的老家伙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表示惊讶么?”
换在平时阿诚自然可以与他互相逗乐,但此时却没有心情,于是岔开话题道:“您刚才说1926年基辅大雪,然后呢?”
“噢,是的,基辅,”乌里扬诺夫显然很有兴趣给阿诚讲讲往事,老红军年轻时的往事,“我带着共青团员们抢修支线,但这不是重点。”他说着伸出食指摇了摇,见阿诚仍在认真听着,于是继续道:“我在那里遇到维护管道的工程师,你知道,那种沙俄时期在法国留学回来浑身上下带着巴黎派头的那种出身…嗯,出身‘高贵’的知识分子,当然,还有他的妻子。”
阿诚不明就里地看着少校,今天是由军工委改组的“新建公司”的落成典礼,迎来送往的事情有专人去做,而他这个新上任的副总经理,则有难得的闲暇时光来听这个老红军回忆二十年前基辅的冬天。
“坦白说,工程师的妻子是我的老熟人了,曾经要每次太阳落山后互道晚安的那种,你懂吧?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噢,天呐,”少校嘴角翘了起来,大胡子也跟着抖了一抖,显然少年时光也曾美妙过,“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早上……税务官的女儿,哦,就是工程师的妻子,要知道我当时正在钓鱼,她就那样走到河边…”当他终于讲完了一个跨阶级的、短暂的、悲情收场的爱情故事之后,少校拍着阿诚的肩,说:“相信我,孩子,和税务官的女儿或是工程师的妻子一样,你们并不是一路人。”
阿诚奇道:“什么?”
乌里扬诺夫指一指伊莲图雅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方向,道:“那个《实话报》的女记者,虽然我不知道她是谁,但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你和她不是一路人,你该听听我的意见,千万别尝试什么浪漫的情感冒险,我亲爱的小伙子。”
阿诚觉得有些尴尬,耸耸肩道:“我想您误会了我的好少校,那位记者小姐,只是我亡友的未婚妻。”
TBC

评论 ( 13 )
热度 ( 19 )

© 阿雁 | Powered by LOFTER